公 告 栏
 
 
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命名管理办法
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业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 没有机构项目
  •  
    第八批“国保”核定 我国切实加强…
    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武汉…
    古村落消防隐患四起 专家呼吁提高…
    河南郏县"神秘"红石古寨 传承古村…
    世界专家关注文化遗产消逝危机 倡…
    北京火焰山营盘遗址保护工程竣工…
    第一办公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电话:010-66235065
    邮箱:yanjiuyuan010@163.com
    gdk2389@163.com
     
    您现在的位置: 国学孝悌工作委员会 >> 综合信息 >> 正文
    四川德格印经院经书供不应求 院长:坚持限量发行
    更新时间:2013/8/26

    8月底的一个清晨,明媚的阳光从天井中透入回字形的德格印经院内,印刷工人阿达与同事相对而坐,一个刷色,一个手持卷布干滚筒,自下而上双手推过……像这样一组印刷工人每天要印刷2500多张经文。

    “印经院的经书达到供不应求的现状,印刷工人每天的工资也由过去平均每天30元增加到80元。”印经院工作人员白玛曲珍说,一张纸的制作需要八道工序,每次印刷完成要严格校对。“在28万块非常古老的经板基础上,我们经过补刻和新刻印版,现在共有30多万块。”

    坐落在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内的德格印经院创建于1792年。它以其收藏文献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以及考究的刻版工艺和精湛的印刷工艺而位居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被称为“刻版印刷的活化石”。

    印经院二楼的藏经架上重重叠叠摆放着木刻印版,不时有工人来回搬动印刷。由于院内只靠阳光照明,印经院内有些昏暗,收藏经板的层层搁架能见度很差。白玛曲珍告诉记者,为了防止火灾,这里没有安装电灯,工人只有靠自然光线工作,“保护文物更重要。”

    现代印刷技术也曾给没有安装电灯的印经院带来了冲击。十年前,市面上出现的现代技术印刷的经书,价格比印经院的低了将近一半,抢占了印经院的相当一部分市场,印刷工人也下降了不少。

    如今,70岁的四郎洛布依然周而复始的在印经院刻印着唐卡,30年如一日,更多的是一份坚持和信仰。印经院也没有为了盈利而改变传统的印刷方式,但最近几年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印经院院长充扎解释道,为了保护印经院的珍品,印经院每年印刷10至20套大藏经,数量有限。这种类似现代人“饥饿销售”的方法也让百年印经院走出了发展瓶颈。“多数藏民还是喜欢印在藏纸上原汁原味的经书,许多外国人也慕名前来预订,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据了解,德格印经院所藏典籍文献830余部,储存了藏族文化70%的古籍,收藏了大量藏文化五明学各科著述和藏传佛教各派经典,涵盖了整个藏民族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医学等学科内容。

    “德格印经院最大的特点是不分宗派,传播每个宗派的典籍,这在整个藏区都是唯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格学专家降边嘉措表示,德格土司创建德格印经院,印刷、传播各教派历史文献和教义,让各教派互相借鉴,对藏区五大教派的和谐相处有促进的作用。

    在印经院门外,虔诚的信徒手持转经轮,肃穆地一圈圈绕着印经院祈祷,有的则虔诚万分地五体投地跪拜。印经院楼顶挂满的各色经幡随风飘扬,如同经文遍遍传诵。

    “现在县里面逐步在研究把印经院所有的经板数字化,并相继复制新的刻板,增加印版数量,但限量发行还是要坚持,并保留人工印刷。”充扎说,如果无限量的印刷经书,最多印刷60年左右,经板上的字就消掉,“我们既要保护,也要发展。”

    1996年德格印经院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德格印经院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充扎认为,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德格印经院在藏族民间工艺的百年坚守下,迎来了一个好的发展时期。

     

    来源:中新网

    高德魁整理

     

     

  • 上一条综合信息:
  • 下一条综合信息: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组织机构 | 人才招聘 | 人员查询 | 下载中心 |
    版权 国学孝悌工作委员会 网址:www.chpri.com
    联系电话:010-66235065, 邮编:100091
    网站建设:北京易网络